[新聞]埃及豔后最愛的美容聖品,就藏在印度人廚房裡
【不可思議的印度】印度有各式的油用於護髮。椰子油可使頭髮滑順、杏仁油可以幫助頭髮生長、芥末油可增加頭髮強度、茶油讓頭髮散發自然光澤。至於神奇的蓖麻油具有殺菌功效,早在古埃及時代就是埃及豔后最喜歡的美容聖品。
二樓鄰居是錫克教徒。先生是德里香格里拉飯店總經理,太太雖是家庭主婦,但看來也是受過良好教育,為人親切謙和。我們雖然遇到的機會不多,但見面總會攀談兩句。
前幾天遇到這位錫克教太太,她談興大發,我們在大門口停留十多分鐘,聽她分享如何用印度的自然療法養生。她口中的自然療法,感覺和印度著名的阿育吠陀(Ayurveka)一樣源遠流長,但實踐的方式不一樣。總結她的結論是,印度人的廚房裡有許多養生素材,因為他們做菜的香料(spices),其實也是藥草(herbs),對他們而言隨手可得。
所以引發我對印度人藏在廚房裡的養生美容秘密,產生莫大的興趣。
一頭烏亮長髮,是美麗也是健康象徵
來到印度之前,我的高中同學就寄給我一篇文章,問我來印度之後,是不是可以幫忙買到那些琳瑯滿目的油。感覺擦了之後,就可以像印度女生一樣,有頭烏黑、茂密又有光澤的頭髮。
其實不只女生,我覺得印度男生的頭髮也很烏黑、茂密,而且感覺很好塑型,因為每個路上小哥的髮型,都是有型有款的。
常理判斷,印度人的頭髮烏黑、茂密,原因之一是人種特色,另外和飲食、生活型態也有關,但我還是覺得,印度人重視頭髮的照顧其來有自,特別是女生。
印度女生幾乎都是長髮。我來的時間超過一年半,但見過短髮的印度女生,10個指頭數得出來。雖然她們的輪廓深邃、眼睛大、鼻樑高,剪起短髮其實特別好看,但她們就是崇尚長髮。
錫克教徒是因為宗教信仰,不管男女終身都不剪髮;而人口最多的印度教,以及回教、基督教和耆那教等,應該都不是宗教考量。
我家女傭喬瑟芬和她美麗的女兒,都有一頭烏黑茂密的長髮。我問過她,為何印度女生都留長髮?喬瑟芬說,就是覺得漂亮,而且這也是印度女生和男生都認同的審美標準。
對印度人而言,一頭烏黑、茂密又有光澤的長髮,不只是美麗,也是健康的象徵。
試用埃及豔后的最愛
印度有各式的油用於護髮。喬瑟芬和她女兒用的是很普遍的椰子油,據說可使頭髮滑順有光澤,但不能幫助頭髮生長。至於杏仁油可以幫助頭髮生長,而且產生絲般柔順的效果;芥末油則可增加頭髮強度;茶油可以讓頭髮散發自然光澤。
另一個在印度很普遍,但我覺得很陌生的是蓖麻油(castor oil)。蓖麻油的用途真廣,因為具有耐高溫和潤滑的特性,工業上可以放進機油和剎車液;醫療上可用來排空大腸內的廢物;養生美容上的應用也是很廣。

蓖麻油可以鞏固毛囊健康,有益頭髮健康。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蓖麻油具有殺菌功效,能夠保護頭皮免於受到細菌感染,也可以鞏固毛囊健康,當然有益頭髮健康。蓖麻油也用來滋養和幫助睫毛增生,只是睫毛又長又翹的印度女生應該沒有我們亞洲女生需要。用在皮膚,蓖麻油則有保濕、潤滑和舒緩的效果。
據說神奇的蓖麻油,早在古埃及時代就是埃及豔后最喜歡的美容聖品。雖然不是埃及豔后,但測試一下蓖麻油的效果,還是人人都可做的。
印度油品初體驗
其實印度的油品真的很多,除了前面提到的,還有橄欖油、堅果油、芝麻油、亞麻仁油、葵花子油……,很多商店還把吃的、擦的都擺在一起,不問還真難分辨。我是便宜行事,就網購一瓶看來包裝、口碑都不錯的蓖麻油來用用看。

印度各式油品很多,蓖麻油最陌生、椰子油最普遍,還有印度明星代言的也很歡迎。(洪渼涓攝)
首先我買的這瓶蓖麻油非常濃稠,當我倒出來按摩頭皮的時候,濃到有點推不開,感覺真的很像機油。
不管用的是什麼油,按摩頭皮都是印度女生的重點,然後才是將油均勻的抹在頭髮上,接著簡單的把頭髮盤起來或梳成髮辮,繼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,半天甚至第二天才洗淨。
我想,應該沒有人想洗頭前還要洗枕頭套、被單的,所以頂多一、兩個小時就洗淨,像我一樣。
雖然非常濃稠,但蓖麻油沒有像我想的難洗淨,正常洗髮兩次之後就乾淨。為了測試效果,我沒有正常使用護髮素,頭髮吹乾之後,比較服貼而且真的看得到自然光澤;但是髮尾有點乾澀,可能需要一點護髮油,而且應該適合頭髮比較茂密毛躁的女生使用,否則頭髮會顯得塌塌的。
至於椰子油,雖然使用起來沒有蓖麻油濃稠,比較容易推開,我買的牌子還有炒過的香味。或許因為塗抹了一些在髮尾,洗完之後太服貼,而且沒有自然光澤。我覺得用過的感覺沒有蓖麻油好。
我的結論是,印度女生不管塗抹什麼油品,因為都是大量按摩頭皮,對於增進頭髮光澤、生長和健康都大有幫助;另外,因為她們的長髮都是綁起來或盤起來,就算放下來也多是大波浪,也沒有我們擔心過於坍塌和服貼的問題。
吃進肚子對身體好的,也對皮膚、頭髮好
有些印度女生其實就是直接拿廚房的用油塗抹頭髮,例如芝麻油。因為不只她們,包括她們的母親和祖母都是這樣。她們相信,只要吃進肚子對身體好的,就對皮膚、頭髮好。
所以她們還會用薑黃粉塗抹牙齒,幫助美白和牙齦健康;用羅勒葉茶包緩解黑眼圈;拿番茄、大黃瓜、馬鈴薯切片拿來敷臉;甚至拿印度人最愛的鷹嘴豆磨粉,加上牛奶、麥片、蜂蜜,和成泥敷在臉上,夏天還加幾滴檸檬汁可以去油光。
我則試用每天早餐必吃的香料之王薑黃。熱薑黃牛奶很解神經痛,若加冷牛奶、蕃紅花來敷臉,據說功效是去角質。

薑黃、牛奶加番紅花,去角質效果不錯,也能增加光澤和柔嫩皮膚。(洪渼涓攝)
我把混合後的薑黃粉用大刷子塗抹在臉上,因為沒有塗得很厚、也沒有蓋上面膜紙,所以乾得滿快。
之後用清水洗淨沒有想像中困難,但如果沒有用卸妝液、洗面乳,其實還是有些許薑黃殘留在臉上。印度女生會等第二天再用鷹嘴豆粉加油洗淨,但我還是當天就洗淨了。
結論是,去除臉上乾掉的薑黃粉末,應該就是去角質的過程,但我的感覺是,之後兩天的皮膚確實比較有光澤和光滑。
很多印度女生還是喜歡手工研磨各種食物、香料來護膚,排斥工業化學製品。事實上,很多印度人的生活方式,仍是不慌不忙、堅信自己的古老文明、隨意而充滿儀式感。
這一切,或者值得過慣分秒必爭生活的我們參考。還有防疫期間,大家居家的時間多了,學學印度人藏在廚房的祕密,養生美容、放慢生活,也是收穫。(責任編輯:吳廷勻)